鹿门景区简介

鹿门山景区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,濒临汉江,总面积6.96平方千米。鹿门山是“中国历史文化名山”“中华诗词传承创作基地”。景区内有自然景观多达20余处,呈现“春花、夏荫、秋实、冬雪”的壮丽森林景观。千古绝唱《春晓》,出于鹿门山。因汉末名士庞德公、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、皮日休相继在此隐居而名闻遐迩,有诗山、隐山之称。经过多年发展,景区目前已经成为集生态观光、休闲游乐、康体度假、科普教育、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。

 

开轩圃

位于鹿门山牌坊东边狮子山脚下,得名于孟浩然所作《过故人庄》里的一句“开轩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”。以“山影绿韵,缤纷之舞”为主题,以梅花鹿角为造型,主要种植花卉有芍药、牡丹、月季、菊花、郁金香、绣球、百合等几十个品种供游客欣赏观光,花期从每年1月持续到6月。

 

 

鹿门牌坊

鹿门牌坊,鹿门山标志性建筑,1992年复建,硬山式三牌楼建筑,牌坊上书“鹿门山”,三拱门上正面刻有“风流天下”“鸿鹄高林”“鹿门隐书”字样,分别代表曾在鹿门山隐居的孟浩然、庞德公、皮日休。背面刻有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曾巩的诗句“不踏苏岭石 虚作襄阳行”。

 

 

竹林禅境

竹林禅境是鹿门山景区里成片的楠竹林,面积达2公顷。孟浩然曾在《夏日南亭怀辛大》中写到“荷风送香气,竹露滴清响”。相传孟浩然在此植竹,渐成竹海。行竹林小径,闻滴露清香,看樱花飘落,禅意十足。

 

 

花溪蝶谷

  花溪蝶谷位于竹林禅境南侧,草坪、花海、竹楼、溪谷相映竹林与花海的交界处,小桥空谷,流水潺潺,鸟鸣风清,旷谷禅鸣。

 

 

八阵石林

鹿门山原名苏岭山,唐宋名家曾巩有“不踏苏岭石,虚作襄阳行”的名句。苏岭石属于远古石灰岩地质结构遗存,有5-6亿年的历史,面积2.5公顷。苏岭石以壮、肥、堆、威为特点,是中国国画山石的代表性元素。“八阵石林”是鹿门山苏岭石中的一片,相传当年庞德公教习诸葛孔明“八阵图”于此。主要人文景观有月牙桥、伏虎亭、诗星阁等。

 

 

诗星阁

纪念孟浩然“山水田园派”诗圣地位的阁楼。“诗星”出自唐朝诗人卢延让的《吊孟浩然》一诗,“高据襄阳播盛名,问人人道是诗星。汉水醉时波高绿,鹿门吟处草犹生。”诗星阁所处的位置溪流潺潺,景色宜人。据传,当年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期间,常到此地赏景、咏诗。

 

 

碧水深潭

当地居民称之为荷花潭,相传孟浩然常在此赏荷采莲而得名。现在的深潭景观是在原址基础上扩大修建的,潭中有亭、水中有鱼、亭外有荷、荷中有桥,意趣盎然。

 

 

浩然诗院

襄阳市政府于2003年在孟浩然隐居旧址修建的孟浩然纪念馆。后由景区扩建,打造了全国唯一一座孟浩然纪念园。纪念园由3000余平米仿古建筑组成,全景再现孟浩然生平以及相关诗画作品。

 

 

苏岭诗径

连接浩然亭与鹿门寺的一段特色游步道,两侧苏岭奇石峰回路转,蜿蜒的曲径步道与历代文人墨客诗作书法的摩崖石刻交相辉映,是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的完美融合。

 

 

鹿门寺

鹿门山原名苏岭山,东汉光武帝刘秀与侍中大臣习郁在此君臣同梦,命习郁建鹿门寺于山,遂以寺名山。宋以后,鹿门寺屡有毁建。现存鹿门寺是1992年襄阳县人民政府原址重建,为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。

 

 

望江

望江亭位于鹿门山顶峰,拾级而上,伫立亭上,西看汉水蜿蜒东去,北望襄阳古城若隐若现,南瞰群山绿树婆娑,东望山川田野生机盎然,是鹿门山登高望远的最佳地点。

 

 

庞公制药洞

相传襄阳名士庞德公淡泊名利不事权贵,携妻隐居于此,长年以山林为伴、采药为生,制药洞便是当年庞德公制药炼丹的场所。

 

 

拜师堂

诸葛亮出山入仕前,拜庞德公为师的纪念性建筑,建于1994年。《后汉书》记载,诸葛亮以老师之礼节对待庞德公,每次来访,“独拜于榻下,德公初不令止”。诸葛亮和侄儿庞统的“卧龙、凤雏”之名,就是庞德公在这里授立的。长年的教习,极大地丰富了诸葛亮治国安邦的智慧,最终孕育出了著名的“隆中对”。

 

 

点击购票